公告版位
目前分類:電子書系列 (1557)
- May 21 Wed 2014 23:34
電子書-不可不知的韓國網路流行語 (PDF版、ePub版)
- May 21 Wed 2014 23:34
電子書-韓國人也會寫錯的韓語誤寫詞 (PDF版、ePub版)
- May 21 Wed 2014 23:34
電子書-最容易搞混的韓語相似詞 (PDF版、ePub版)
- May 21 Wed 2014 23:34
電子書-教科書不教的韓語慣用語 (PDF版、ePub版)
- May 21 Wed 2014 23:33
電子書-一學就通的韓語文法筆記本 (PDF版、ePub版)
- May 21 Wed 2014 23:33
電子書-你不知道的韓國人與韓國文化 (PDF版、ePub版)
- May 21 Wed 2014 23:33
電子書-謝沅瑾老師教你改好運發大財 (PDF版、ePub版)
- May 21 Wed 2014 23:33
電子書-銷售,成交! (PDF版、ePub版)
- May 21 Wed 2014 23:32
電子書-熟番社會網路與集體意識:台灣中部平埔族群歷史變遷(1700-1900) (PDF版、ePub版)
電子書-熟番社會網路與集體意識:台灣中部平埔族群歷史變遷(1700-1900) (PDF版、ePub版)
平埔(熟番)村社受到外力衝擊始於17世紀,尤其在清治時期(即17世紀末以來至19世紀末),其社會變遷之急速、社群互動之頻繁,為前所未有。本書以文獻紀錄、遊記、探險紀錄等資料為主,考察平埔社群的互動關係;一則描述外力介入前平埔族群彼此間固有的互動網絡,一則考察外力介入後不同村社如何在統治策略的操縱下,影響彼此的互動,並檢視過去有關平埔社群組織鬆散、各自為政的部落(tribe)社會特質成說的適用性。
本書從地域史與族群關係史的觀點,檢討平埔族群的人群組合原理暨外力對平埔社會關係的影響。除了藉由清治下「社」的多重性質之釐清,了解平埔社群關係,勾勒平埔村社關係發展軌跡並釐清社群互動因素外,並以見於文獻資料的平埔跨社群遷徙活動,呈現平埔族群的社會網絡展現方式。平埔族社原以各自的生活領域為核心,並視周遭人群為異文化的世界,隨著17世紀中葉外力入殖,尤其在清廷邊疆控制力的擴充,以及漢人優勢社會的形成過程交互作用下,逐漸跨越單一的部落認同,發展出熟番集體意識;熟番我群(we group)與漢人、生番他者(otherness)之分逐漸成為對比。而隨著平埔人群逐次成為台灣社會的少數族群,這一與漢人社會競爭失敗的生活經驗乃產生共同的行動基楚,並引發他們一波波再造新生活園地的企圖。由於這些部落內部的變化由來並非自發,而是與部落外部環境的發展因素相互作用,兩者同時促使變化的最終實現。
- May 21 Wed 2014 23:32
電子書-臺灣史話 (PDF版、ePub版)
電子書-臺灣史話 (PDF版、ePub版)
這是一本以普通民眾為對象的通俗臺灣歷史書,但是歷史學家、人類學家也可以用輕鬆的態度來讀一讀。臺灣史話的範圍不但多而且雜,本書以史事的重要性及趣味性為選擇的條件,從原住民在臺灣居住下來到日本對臺灣統治的結束為止,以史事發生的先後來安排敘述的順序。 臺灣原住民族是從哪裡來的?與南島語族的關係如如何?中外學者有許多不同的說法。
根據近來基因科學所證明的,現代人類均來自非洲東海岸的同源說,作者在書中提出一個新的看法:包括臺灣原住民的南島語族都是直接來自非洲東岸,不但由於之後的地理阻隔而沒有與其他人類交流,而且因為其氣候與自然地理的相似,而能將其東非原始的一些語言和生活習俗共同的保存下來。臺灣原住民的南島語,應該不是與南島民族交流的結果。
- May 21 Wed 2014 23:31
電子書-靖海澄疆:中國近代海軍史事新詮 (PDF版、ePub版)
電子書-靖海澄疆:中國近代海軍史事新詮 (PDF版、ePub版)
本書作者向以小說研究馳名於世,然其治史功力同樣深厚。此書為其探討近代中國海軍史諸作的首次結集,誠足教讀者另開眼界,驚佩其文武兼修並隆的本領。書中所收篇篇長度相當,內容更上下貫連,鴉片戰爭、福州船政、詹天佑與海軍、北洋海軍、甲午戰爭、抗日戰爭、汪偽海軍、香港抗日、國共內戰、海軍史研究近貌,諸多性質不同的課題悉有論述,且形式與角度均恒易,倍增視野。綜觀全書,寛度之宏,深度之徹,徵引之廣,創獲之鉅,配上繪圖精細,照片珍貴,處處令人目不瑕給,嘆為觀止。近代海軍史研究之學必自此另開新頁。
作者簡介:
馬幼垣,廣東番禺人,1940年生於香港。香港大學文學士,美國耶魯大學博士。任教大學三十六年(美國夏威夷大學、美國史丹福大學、台灣大學、新竹清華大學、東海大學、香港大學、香港嶺南大學),著述宏富,文史兼精,而以古典小說、近代海軍和中西交通為治學核心。2006年夏,第二次退休,自此專意研著,冀歷年讀書所獲可替後學解惑。著作有:《水滸論衡》(1992)、《水滸人物之最》(2003)、《水滸二論》(2005),均由聯經出版。
- May 21 Wed 2014 23:31
電子書-達悟族的精神失序:現代性、變遷與受苦的社會根源 (PDF版、ePub版)
電子書-達悟族的精神失序:現代性、變遷與受苦的社會根源 (PDF版、ePub版)
本書探討蘭嶼達悟族高比例精神失序的歷史社會根源,以及精神失序者的疾病歷程、主觀經驗與日常的社會文化處境,主要分析焦點在於社會變遷所形塑的文化建構、現代醫療與疾病受苦的相互關係。
全書分兩個部分,第一部重點是分析達悟人高比例精神失序的結構根源,並回應生物基因論、環境論、建構論三個對精神失序的研究取徑,對本體的預設、認識論不同的立場,釐清各自的貢獻與限制。全書延續建構論的基本洞見,結合「社會受苦」的概念,避免淪入相對主義,以探究達悟族所面對的快速社會變遷與精神失序的關係。第二部主要是回應既有文獻對文化「本質性」與文化「同質性」的不當假設,進而從社會變遷的分析角度,探討達悟傳統文化、基督宗教、現代精神醫療在處理精神失序上的可能定位與限制。
- May 21 Wed 2014 23:31
電子書-當代漢人民眾宗教研究:論述、認同與社會再生產 (PDF版、ePub版)
電子書-當代漢人民眾宗教研究:論述、認同與社會再生產 (PDF版、ePub版)
本書主旨在對於「漢人民眾宗教」的範圍、發展背景、內在運作方式、與變遷模式等進行深度理解,並提出相關分析框架。本書由四個當代宗教個案為基礎,試圖以此建構「漢人民眾宗教」的一般性理論:一、民間信仰在台灣全島化過程裡所產生的兼具個人靈修與集體朝聖雙重目的的會靈山運動;二、慈濟所代表的現代公眾性參與;三、佛教菁英在面對現代化潮流與殖民主義衝擊中所被引發出來的人間佛教論述與實踐;四、民間教派將傳統經典和神明啟示相調和而產生的新的文化本位性運動。討論中顯現,固定社會關係中的儀式與節慶,曾是傳統社會宗教權力展演的主要舞台,到了現代社會,則已是透過論述與認同機制,使文化權力的展演出現了新的形式。而就權力的生產而言,對比與傳統漢人社會的兩種權力生產模式「壟斷模式」和「後設再中心化模式」,現代社會則已顯現出一種新的「資本主義中的社群再建構模式」。
作者簡介:
丁仁傑
- May 21 Wed 2014 23:30
電子書-畫說水滸人物 (PDF版、ePub版)
電子書-畫說水滸人物 (PDF版、ePub版)
《水滸傳》的木刻插圖是在明萬曆年間正式登場的,當時三大刻印流派之一的建安派,因投注較多心力於《水滸》的木刻插圖,建立了獨具一格的插圖風格——上圖下文。此種圖文並茂方式,古樸易懂,深受市井小民喜愛,不僅成為建安版的特色,也帶動《水滸》插圖的風氣。其中最富盛名的就是明末清初畫家陳洪綬所繪製的《水滸葉子》。
所謂「葉子」,乃是一種博戲或行酒令用的紙牌。天啟五年(1625),陳洪綬以四個月的時間繪出《水滸葉子》,供友人周孔嘉市售,以解燃眉之急。沒想到竟成市井小民的最愛。《水滸葉子》廣為流傳後,崇禎六年(1633)及崇禎十四年(1641),分別由新安派木刻名手黃君倩和黃一中鐫成木刻版畫。
- May 21 Wed 2014 23:30
電子書-陳維昭回憶錄:在轉捩點上 (PDF版、ePub版)
- May 21 Wed 2014 23:30
電子書-荊棘之道:臺灣旅日青年的文學活動與文化抗爭 (PDF版、ePub版)
電子書-荊棘之道:臺灣旅日青年的文學活動與文化抗爭 (PDF版、ePub版)
1933年成立的「台灣藝術研究會」及其機關誌《福爾摩沙》,匯育許多優秀作家,堪稱台灣日語作家最重要的文學搖籃。在東京以留學生為主的這股台灣文學運動,追溯其源頭可上溯到1920年代初期,謝春木、王白淵等人為代表人物。他們以反殖鬥爭為標的,有意無意播下的文學種子,在《福爾摩沙》時期首次吐露文學的蓓蕾,到「文聯東京支部」時期在跨域文化運動中盛開,其充滿能動性的文藝精神一直延續到文化控制嚴峻的戰爭時期。本書以獻身累積文學史重述基礎工程之一粒砂土自許,企圖從旅日作家的精神系譜、跨國左翼文藝活動之交流、戰時體制下的國
作者簡介:
編者簡介
- May 21 Wed 2014 23:29
電子書-思想(13):一九四九交替與再生 (PDF版、ePub版)
電子書-思想(13):一九四九交替與再生 (PDF版、ePub版)
1949年4月23日,共軍攻進南京;10月1日,毛澤東在北平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華民國就此退出中國大陸,輾轉「播遷」台灣,至今正好六十年。如今,在台灣已經罕見「中華民國」一詞。「民國三十八年」更是乏人使用。這個紀年的消失,反映了台灣歷史上的一個時段化為黑洞,無疑還在它的位置上兀然聳立,卻無聲無息。六十年過去,從當時巨變中掙扎過來的倖存者,已經開始凋零,但台灣仍然必須面對1949。一段如此關鍵、如此引起情緒反應的歷史,豈能化為一片空白或者一團漆黑?但是要回顧1949年並不容易:個人的禍福與集體的成敗不是同一回事,道德的是非與歷史方向似乎沒有關連,短時段的狀態無法預示長時段的趨勢,而回顧者個人的出身與遭遇,更注定了他會賦予這個年份甚麼意義。
目前,以1949為主題的書籍,已經出版好幾種;學術界也舉辦了幾場研討會。《思想》一貫強調歷史意識的關鍵作用,更著重兩岸乃至於大華人世界的思想源頭,於是繼前一期發表楊儒賓先生的大作,在本期以1949為主題推出專輯。其實,1949並不是台灣的專利(「民國三十八年」也不是):它所啟動的歷史場景變幻,同時改變了中國大陸、台灣、以及香港和澳門的整體面貌與地緣位置,以及這些社會中幾億人口的命運。我們邀集的幾篇文章,各有獨特的見地,但自然尚無足以把捉那個歷史關口的無窮意義。
- May 21 Wed 2014 23:29
電子書-思想(12):族群平等與言論自由 (PDF版、ePub版)
電子書-思想(12):族群平等與言論自由 (PDF版、ePub版)
在民主社會裡,「族群平等」與「言論自由」都是崇高的政治規範,不僅不容違逆,更應該儘量落實。不過,如果這兩項原則竟然發生抵觸而無法兩全,那該怎麼辦?台灣稍前爆發的「范蘭欽事件」,生動地展現了這種「價值衝突」的難局。圍繞著是否應該立法禁止涉及族群歧視與仇視之言論,各方的意見相當分歧。《思想》為了讓歧見有機會對話交鋒,籌辦了一次座談會,參與者在會後再將意見寫成文章,即構成了本期的專輯。這些作者的著眼點與立場迥異,但是他們並不自說自話,而是相互澄清與批評。這樣的爭論,當然要比不可能也無必要的「共識」更有意義。其實,「族群平等」與「言論自由」都是極其複雜含混的概念,正需要社會藉著個案所引發的爭議來進行集體學習。這種集體學習,可能才是社會處理爭議時最困難也最關鍵的一步。讀過這個專輯裡的六篇文章,你不見得會被誰說服,但是你一定會對問題有更全面而較細緻的認識。寬宏的認識加上有理由的堅持自己的一得之見,乃是這個價值多元時代對知識份子的基本要求。
作者簡介:
編輯委員名單
- May 21 Wed 2014 23:29
電子書-思想(11):民主社會如何可能? (PDF版、ePub版)
- May 21 Wed 2014 23:29
電子書-非常有機:國際有機之父談健康活到156歲 (PDF版、ePub版)
電子書-非常有機:國際有機之父談健康活到156歲 (PDF版、ePub版)
在全球人類「環保與健康」的生活時尚驅動之下,有機耕作的理念開始在世界各地發燒。許多人將「有機」掛在嘴裡,但多少人真的了解什麼是有機?出身台灣、在美國有機領域耕耘多年的張明彰博士表示,「有機」不是現代文明的流行風潮,而是人類保持身心健康的生活態度、方法,以及文化底蘊。
在美國,張明彰博士有「亞裔有機之父」的稱號,許多媒體先後報導他的「有機生活──健康之道」的理念,並讚揚他表裡如一,與大自然相融相合的「有機」生活態度;在中國及東南亞各國,張博士素有「國際有機之父」的稱謂,不但不辭勞苦奔走各國,藉由專業演講來宣導正確的有機觀,更身體力行地指導各地有機農場的規劃與執行,因而被許多媒體讚譽為「華人之光」。